Saturday, February 11, 2023
付出型人格的她們都渴望通過親密關係拯救自己
付出型人格是心理諮詢很常見的一種人格,也是一種很悲情的人格。付出型人格的形成和原生家庭有關,因為有這類人格的人往往會有一個不好的童年。她們在小的時候很少或者是從未感受過來自父母的關愛。於是成年後因為從小情感需求上的缺失,所以十分渴望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完美的親密關係。
在感情中受到傷害是人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段經歷,這就像沒有人是小時候不經過摔跤就能夠學會走路一樣。而付出型人格的人由於對完美關係的過分渴望,註定會讓他們在感情中付出更大的代價。因為性格的過分敏感,對方的一點表現都能夠讓他們陷入自我懷疑和情緒的低谷。
付出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會因為天性善良和主動付出很容易被人利用。而如果又不幸在親密關係里遇到大男子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那麼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一個悲劇。
我在諮詢過程中接觸到感情上受傷嚴重的女生,幾乎都是付出型人格。她們的愛情幾乎都是一個模式,最開始他們不會主動,所以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的追求,然後在一段時間的猶豫之後,接受了對方。對方最開始會對你很好,所以你會很享受這樣的感情,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逐漸變得依賴,並且開始主動照顧對方。
但是由於後來你付出的增加和對對方生活中不斷的遷就,對方就會慢慢喪失對你的熱情和重視。因為他們知道不管怎麼對你,你都不會離開他們。所以到最後你會發現,你在感情中不斷的付出和投入,換來的只是關係的失衡和自我的妥協。而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又會因為害怕失去對方,無法一個人生活而只能卑微地維持著關係。
我一個客戶她說,在這樣的關係里,從開始到結束就像是從將軍到奴隸。付出型人格的根本原因是源於對失去的恐懼,對一個人生活的恐懼。他們缺乏對自我價值的正確認知,希望能從別人身上得到肯定。會渴望在每一段親密關係里去拯救自己。就像飛蛾撲火一樣,為了獲得一點溫暖,寧願獻出自我。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如果自己內心的空虛和恐懼,不能自己去填補和克服,寄希望於親密關係來填滿是永遠填不滿的。任何想要靠他人去拯救自己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其實付出型人格的人,是很能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但是她們無力去改變,每進入一段新的關係就控制不了自己,每一段親密關係對於她們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付出型人格的人多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她們渴望的也只是,自己幻想出來的親密關係。而她們的認知本質上還是個孩子,但這個世界,就是你有多不成熟,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我希望你一定要強大起來,人就活這一輩子,你一定要相信你值得,並且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1個關於性愛的冷知識 有些也太瞎
今天JUN要來告訴大家一些關於性愛的冷知識,看到後你可能會有「欸?」或「這也太白癡了吧!」這種想法冒出。就算不知道這些冷知識,對你的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知道後,大家都會稱讚你好棒棒、知道好多東西。偶爾拿出來騙騙妹也不錯啊! 1# 在歐洲的新生兒,每10個就有一個是在IKE...
-
前些天收到一封讀者來信: 我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剛生孩子的時候在家全職帶娃,婆婆幫著照顧。 工作之後,一年多沒回職場,什麼都得適應。偶爾孩子哭鬧生病還得請假回家。本來有娃找工作就難,沒事請假領導還不待見。 回家尋求安慰,丈夫卻說那就辭職別幹了。我覺得他根本不理解我,...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其實現如今的媽媽非常疲憊,不僅要忙碌於工作上的事情,還要給孩子餵乳。為求方便,有些媽媽會選擇用冰凍母乳來餵養寶寶。 案例: 小李的兒子已經半歲了,不過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小李只能給寶寶準備冰凍母乳。只是在這一天,婆婆...
-
男人是位出租車司機,白天在外到處奔波,晚上回到家裡已是疲憊不堪。偏偏女人一見他回來,總喜歡纏著他說個沒完。而他,只是勉強地應上幾聲。 時間長了,女人漸漸地惱了,一如往常地買菜做飯,卻很少理他,脾氣開始變的暴躁。為他用完東西沒有放回原處,為他回家後未能及時換鞋子,為他偶爾抽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